您當前位置:首頁 > 員工天地 > 榜樣在身邊丨丨把根扎進泥土深處 > 內容
—彌玉三分部項目副經理張紅冬
在樹的生長過程中,扎根至關重要。倘若樹的根部很淺,風雨未至,便會先不堪重負,逃不脫轟然倒地、連根拔起的命運。人和樹也一樣,要想向上,就越需要向下扎根,通過不斷的積累沉淀,才能愈長千丈,成為枝繁葉茂的大樹。隨著社會發展節奏的加快,如今擁有這種“大樹精神”的榜樣也越來越少,但筆者卻在彌玉三分部副經理—張紅冬的身上看到了這種優秀的品質。
2015年,張紅冬來到公司瀘彌高速公路(一期、二期)項目,并擔任合同計量部部長。2020年,擔任公司第四直管部彌玉三分部項目副經理,負責項目公路工程、道路橋梁等工程造價計量工作。
多年來,他始終奮斗在項目一線,憑借著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,受到了公司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同事們的高度認可,在公司2019年高速公路“能通全通”工程勞動競賽中,張紅冬被評為“先進個人”。2020年、2021年,張紅冬連續獲得公司“先進工作者”的榮譽稱號。
和其他大部分畢業大學生不同的是,2009年,張紅冬大學畢業后沒有選擇自己的本專業就業,而是去工地當了一名現場施工員,說起自己的就業經歷,張紅冬告訴筆者:“我大學專業是學機電一體化的,但是我第一份工作是在現場做施工員,沒有想到這一干就是十幾年”。
張紅冬就這樣只身跨越到另一個完全不熟悉的行業中,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此刻面臨著零基礎、零經驗、零技術的困境。他沒有氣餒,無人教,就自己買書自學。他白天上班,到了夜晚,其他同事都上床睡覺了,他捧著書獨自看到深夜。遇到不懂的,就虛心向同事請教,或是利用網絡查閱相關資料。雖然誰也無法預知未來如何,但命運總會眷顧好學之人。半年后,張紅冬利用所學知識,順利的從施工員轉為成了一名公路工程測量員,并在這個行業里扎下了根。
在瀘彌高速二期項目工作期間,張紅冬主要負責合同計量、成本核算、變更工作及竣工資料編制指導工作。在彌玉三分部任職期間,在公司及直管部領導的指導下,他建立材料中心庫房,并通過云上營家招采、動態管理、限額領料等方式與之結合,對材料進行有效管理,并通過材料總計劃表、材料計劃匯總對比表、材料收料臺賬匯總對比表、班組材料用量對比表理順了管理思路。改善解決了施工現場管理過程中因沒有做好施工材料的使用計劃、工程計劃滯后逾期,工程計劃數量不準確,采購浪費、供應跟不上等問題。此外,他還通過編制目標成本來體現工程盈虧情況,再根據盈虧明細,編制止損措施,及時反饋,能有效減少相關費用的支出。
俗話說:“淋過雨的人總想為別人撐傘”,為了更好地提升項目職工計量管理水平,張紅冬還利用每周例會,積極開展計量造價相關的專題培訓。會上,他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積攢的知識與工作經驗分享給大家,涉及重難點內容他還會進行一對一講解,確保項目學員聽得懂、學得會、做得到。截止2021年年底,他為公司培養了多個優秀的測量、造價人員,其中兩名擔任項目測量負責人,兩名擔任項目合同計量負責人。
十三年來,張紅冬始終堅信自己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:“營造一個輕松、和諧、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,傳輸積極向上的團隊意識是我的工作信念,只有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我們的團隊才能走得更長、更遠?!?/span>
【作者:鮑雅潔 審核:龍娟 孫宗旨】